想讀建筑專業——建筑行業未來五年的發展趨勢?
四川省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這樣的政策影響了很多建筑行業的發展,不過建筑依然是發展的一大行業,又隨著經濟危機影響,建筑行業一再受損,好在現在正在好轉,建筑行業將再次回升高潮,未來建筑行業的發展也是可期的。接下來為大家介紹一下建筑行業的未來發展,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建筑業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然穩固
受經濟危機的影響,我國的經濟經過2009年的經濟低谷以后,開始穩健回升,由此帶動了我國建筑業的進一步發展。2010年我國建筑業的增加值為26451億元,對我國2010年度國民生產總值貢獻率為6.64%。在2010年城鎮固定資產投資的分行業統計中,建筑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額為2332億元,增長速度為48.6%,為各行業增長速度之最。在就業方面,截止2010年12月建筑業企業平均從業人員累計已經達到4624.27萬人,為我國創造了巨大的就業機會,對我國早日走出經濟危機的重創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以上數據和事實可以看出,建筑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依舊穩固。
二、行業風險因素仍然存在
從2011年開始世界各國經濟逐漸恢復和發展,但是經濟發展的未來趨勢不確定較大,風險因素仍然存在。建筑預算師觀察業內各個企業,發現建筑行業面臨的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國內外經濟波動的風險;供需矛盾仍然突出風險;政策限制風險;企業生產成本增加的風險;法律風險;世界原材料供應存在不確定性等風險。
三、建筑行業的產值利潤率增速穩定
自2001年以來我國建筑行業產值利潤率增速較為穩定,2010年建筑業產值利潤率已經達到3.6%,相對于以往年份同期有了一定的提高,這說明我國建筑業經營效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隨著建筑業技術水平的提高,經營管理的改善,建筑業整個行業的勞動生產率水平也有了較大的改善。
四、行業發展的宏觀經濟環境得到持續的改善
據建材行業調查分析:2019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397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0497億元,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6481億元,增長12.2%;第三產業增加值171005億元,增長9.5%。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2%,第二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6.8%,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為43.0%。
當前,我國經濟保持快速發展,未來的較長時間內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穩定增長,我國建筑業正處于較快發展進程之中。城鎮化建設的推進將帶來大量城市房屋建設、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城市商業設施建設的需求,同時大量工業與能源基地建設、交通設施建設等市場也將保持旺盛的需求。
建筑行業未來變革的兩大方向?
長期以來,我國的建筑行業仍是粗放和勞動密集型的行業,生產過程主要依靠現澆方式建造,這一生產方式不僅效率低下、工期較長,并且造成資源和能源的嚴重消耗,對于環境的污染也日益明顯,傳統建筑業轉型升級,早已迫在眉睫。
一、傳統建筑業變革迫在眉睫
面對傳統建筑業出現的種種弊端和問題,建筑業的變革也迫在眉睫,國家也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標準,大力推動建筑業的轉型升級,其中,裝配式建筑、綠色建筑、智慧建筑都成為了建筑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推廣智能和裝配式建筑”“加強技術研發應用”;在2017年年底,住建部印發了《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印發建筑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的通知》,《通知》明確了今后五年建筑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未來發展方向,指出要深化建筑業體制機制改革、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推進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國家的重視,對推動建筑業變革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傳統建筑行業存在的弊端
目前,傳統建筑的生產方式主要表現在傳統的設計、生產和施工過程中。在生產、施工過程中,主要以現場作業為主,依靠建筑工人現澆的方式建造,施工粗放,而建筑施工人員大多是進城務工的農民工,以賣體力為生,專業知識不足,勞動力素質較低,這就導致建造生產效率低、質量也不高;同時,傳統建筑業在資源和能源上的消耗十分嚴重,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一些資源浪費,對于環境的污染更是日益突出,噪音污染、施工揚塵、建筑垃圾等問題層出不窮,擾民、污染等新聞屢上頭條。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供大家作參考,也可以點這里“點擊我”更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