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目標
培養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知識和相關自然科學基礎、較扎實的基礎醫學理論和臨床醫學知識以及一定的預防醫學知識、具有一定的臨床思維能力和臨床實踐能力的臨床醫學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人類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人類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作出分類鑒別的能力。
1、掌握基礎醫學中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2、掌握常見病名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
3、具有對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能力;
4、熟悉國家衛生工作方針、政策和法規;
5、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麻醉學、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放射醫學、視光學、康復治療學、精神醫學、醫學技術、聽力學、醫學實驗學、醫療美容技術、醫學影像技術、康復治療技術、醫學檢驗技術
臨床醫學專業可參加臨床執業醫師考試,臨床執業醫師證是成為臨床醫師的必備條件之一。
醫師資格考試的性質是行業準入考試,是評價申請醫師資格者是否具備從事醫師工作所必須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考試。臨床執業醫師考試分實踐技能考試和醫學綜合筆試兩部分。
實踐技能考試采用多站測試的方式,考區設有實踐技能考試基地,根據考試內容設置若干考站,考生依次通過考站接受實踐技能的測試。每位考生必須在同一考試基地的考站進行測試。
醫師資格考試醫學綜合筆試于9月中旬舉行,具體時間以衛生部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公告時間為準。臨床執業醫師考試時間為2天,分4個單元,每單元均為兩個半小時。
醫學綜合筆試全部采用選擇題形式。采用A型和B型題,共有A1、A2、A3、A4、B1五種題型,醫師資格考試總題量約為600題。
現狀:近二三十年來臨床醫學在不少領域取得了許多進展。較為突出的是:
1、計算機斷層攝影(CT)、磁共振(MRI)、二維超聲、血管造影、核醫學顯像、內鏡技術等用于臨床,使許多疾病的診斷以直觀的圖像代替了單純根據臨床癥狀和簡單的理學檢查的推理,使疾病的診斷水平有了極為顯著地提高;
2、介入治療、內鏡治療、放射治療的發展,微創外科的興起使許多疾病的治療水平有了顯著的進步;
3、器官、組織和細胞移植,人工器官、人工組織的研究使器官功能衰竭、組織嚴重損傷的治療有了新的轉機;
4、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組織化學、基因工程等技術的發展在闡明病因、發病機理以及診斷和治療方面顯示了重要的前景。
發展趨勢: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基礎醫學的結合將更密切。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許多新技術、新材科和新藥(包括基因重組生物因子等)將有力地推進了臨床醫學的發展,醫學模式已經從生物學模式發展到生物——心理社會模式。初級醫療保健,即使全國人民得到良好的第一線醫療服務的全科醫學也在悄然興起。
臨床醫學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神經生物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人體形態學實驗、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循證醫學、衛生法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患溝通與技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英語、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化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畢業實習安排一般不少于48周。
修業年限:五年
授予學位:醫學學士
臨床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高等醫學教育事業的迅猛發展,醫學院校辦學條件得到較大改善,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數量和質量大大提高。但是在全國總的畢業 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就業形勢不容樂觀。
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較全面的綜合素質、較好的學習能力、較強的處理臨床實際問題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畢業后可以在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各科的醫療、預防工作及醫學教學和研究工作。
1、畢業生人數在增加,就業難度逐漸加大
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由供不應求變為供過于求,就業難度日趨加大。由于高等醫學院校擴大了招生規模,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總量明顯增加,加劇 了就業競爭。絕大多數醫院的發展重點不在擴大規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備一定資歷的專業人才為主,大量接收畢業生的狀況將不存在。因此,臨床醫學專業畢業 生就業的難度越來越大。
2、畢業生就業期望值過高
很多年來,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相對于其他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的確定性比較強,就業形勢一直較好,使他們缺乏競爭意識,沒有緊迫感,多少有一點優越感。 多數畢業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把擇業定位在城市、大醫院、經濟效益好的單位,就業的期望值過高。然而,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的醫療衛生機構日趨飽 和,醫學人才市場上的競爭也日趨激烈。大中城市的綜合性醫療機構、經濟發達地區的縣級醫療機構原則上都需要碩士,其次就是獲得英語六級、計算機二級證書。 因此,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擇業期望值過高,造成了就業難現象。
3、畢業生供需矛盾
主要表現為:1.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多,但需求不足。2.學歷層次供需不平衡,各級醫療單位都有精簡機構和分流人員的趨勢,使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畢 業生就業的主要接收能力有所下降,對醫學高層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出現對人才結構的需求層次上升。3.地區之間供需不平衡,經濟發達地區和一些中心城市醫療機構需求量不多,但要求高,想去的畢業生多,而符合條件的 畢業生少;經濟不發達地區和農村鄉鎮醫院需求量多,但愿意去的畢業生少。
醫學技術發展迅猛,知識更新加快,在校學生不僅應努力完善自己的基礎文化知識以及專業知識,還要培養各方面的知識技能,調整自己的心態,注意 在人際交往、組織管理、語言表達、動手等綜合能力上不斷提高。在應聘時,不少醫院都要求求職者具備復合型能力,不僅要對外科熟識,動過多例手術,而且還要 在內科或者是專科干過幾年。而近幾年新興起的整形外科也是求才若渴。傳統意義上比較小卻很實用的專業,例如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人才需求也是持續增 長。隨著醫療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民辦醫院將會得到更大的發展,這會使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更為搶手。
盡管當前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總的就業形勢嚴峻,但由于人們的工作壓力、生活壓力不斷增大,人的患病率也在增加,現有的醫療系統還不能滿足更多病人的 需要,只要每一位畢業生不斷努力、找準定位,還是能夠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
臨床醫學就業方向:主要到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科研等方面工作。
醫學可分為現代醫學(即通常說的西醫學)和傳統醫學(包括中醫學、藏醫學、蒙醫學等等)多種醫學體系。不同地區和民族都有相應的一些醫學體系,宗旨和目的不盡相同。印度傳統醫學系統也被認為很發達。
研究領域大方向包括基礎醫學、臨床醫學、檢驗醫學、預防醫學、保健醫學、康復醫學等等
包括:醫學生物數、 醫學生物化學、 醫學生物物理學、 人體解剖學、 醫學細胞生物學、 人體生理學、 人體組織學、 人體胚胎學、醫學遺傳學、 人體免疫學、 醫學寄生蟲學、 醫學微生物學、 醫學病毒學、 人體病理學、 病理生理學、 藥理學、 醫學實驗動物學、 醫學心理學、 生物醫學工程學、 醫學信息學、 急救學、護病學
包括: 臨床診斷學、 實驗診斷學、影像診斷學、 放射診斷學、超聲診斷學、 核醫診斷學、 臨床治療學 、職能治療學、 化學治療學 、生物治療學、 血液治療學、 組織器官治療學 、飲食治療學、 物理治療學、 語言治療學、 心理治療學、內科學、外科學、 泌尿科學 、婦產科學、 兒科學 、老年醫學、 眼科學、 耳鼻喉科學、 口腔醫學、 傳染病學、 皮膚醫學、 神經醫學、 精神病學、 腫瘤醫學、 急診醫學、 麻醉學、 護理學家庭醫學、 性醫學、 臨終關懷學、 康復醫學、 保健醫學、 聽力學。